10月28日上午,钢琴湖畔枫叶正红,图书馆门前红毯铺地,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改造竣工重启仪式在此举行。党委书记廖祥忠总结讲话并宣布全面恢复开馆,校长张树庭向读者正式发布了《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读者手册》。其他校领导,各教学科研单位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直附属单位负责人,师生代表和施工方代表共同参加重启仪式。仪式由校长助理王志主持。
廖祥忠书记在总结讲话中,首先对为图书馆升级改造付出心血的同伴们和施工团队表示衷心感谢。此次图书馆升级改造,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影响大,能够在不到四个月时间里竣工重启,离不开全校上下同心同德、排除干扰、协同攻坚、担当负责的精神与付出。
廖祥忠书记指出,图书馆不但由物理空间、知识空间、信息空间等三维空间组成,更是读书人释放心灵的空间。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图书馆改造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中传校园很美,而最美的是那些手持书卷的读书人。“当看到恢复开馆的图书馆宽敞明亮、座无虚席,我深感骄傲和自豪!”他特别强调,中国传媒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图书馆做支撑;未来要以把图书馆建成世界一流图书馆为目标,共同奋斗!廖祥忠书记表示,为了与升级后的图书馆配套,明年将把图书馆正门前的广场改造成园林式阅读广场。
仪式上,张树庭校长向读者正式发布了《中传图书馆读者手册》(第一版),并分别向外国语言文化学院2019级本科生沈渡、艺术研究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张滟鑫两位读者代表颁发手册。该手册的首次正式发布,是图书馆继去年推出《新闻传播学学科竞争力分析报告》后,实现服务和管理再造的又一个新探索。读者手册的推出方便了读者熟悉图书馆的管理规则,高效利用图书馆的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和空间资源。
李新军副校长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图书馆升级改造的全过程,重点说明了此次升级改造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以及全新打造的若干空间亮点。他对校园建设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图书馆、信息化处、后勤保障处以及保卫处等部门紧密配合、协同作战,确保图书馆升级改造顺利进行表示感谢。他希望图书馆立足这次升级改造奠定的空间基础,根据学校“十四五”规划确定的既定目标,持续打造智能化、数据化、特色化学习的共享场景,尽快建成与“双一流”大学相匹配的一流图书馆。
校长助理王志在主持仪式时对图书馆升级改造工作表示充分赞赏与肯定,强调要按照校领导的要求持续加强后续图书馆文化空间建设,打造温馨的读书环境。他还在仪式现场向图书馆赠送了自己的书法作品“弘道崇德 经世致用”。
图书馆馆长龙小农代表全体馆员,感谢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教学科研单位,对图书馆升级改造给予的支持和帮助,热忱欢迎各位读者回归图书馆这个学习中心、知识殿堂和精神家园。他表示,图书馆将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引领,资源和空间建设双核驱动,实现管理和服务再造,推动图书馆事业的转型发展。龙小农馆长鼓励中传学生,要让阅读成为内在习惯,践行廖祥忠书记“好好做个读书人” 的倡议;阅读有关专业技能的“有用之书”,更阅读强化理论素养和哲学思辨的“无用之书”;师生在交流研讨中,形成独特创见。
仪式上,电视学院青年教师韩飞副教授、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刘金波副教授、人文学院青年教师谷疏博副教授三位教师代表分别发言,表示图书馆的装修改造、设备设施升级,是学校为全校师生办的一件暖心的大实事、大好事。
新闻学院2020级传播学专业本科生王丰盈、经济与管理学院2021级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张文明、传播研究院2020级传播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王娜三位学生代表分别发言,为修葺一新、温馨舒适的图书馆点赞,并表示今后要利用好图书馆,好好做个读书人。
本次图书馆物理空间、知识空间和信息空间的升级改造,解决了读者反映已久的七大痛点:一是座椅更多了,座位数由原先的1800个增加到4100余个;二是照明更亮了,图书馆全馆照明全部更新,部分挑空区域阅览桌加装台灯;三是网速更快了;四是插座更足了,阅览桌上全部安装插座;五是研讨间更多了,普通研讨间数量增加至19个,并新建音像设备优良的3个精品视听间;六是舒适度更好了;七是安全更有保障了。
此外,图书馆还根据读者阅读需求,在空间建设上打造了五大亮点:一是设置不同主题空间,开放库本库,建立库本阅览区,增设外文阅览区、古籍阅览区等;二是专设中传学者文库;三是新设教师书吧等休闲交流空间;四是开辟开放式研讨区;五是设置了站立式阅览桌、静音仓等空间。
全面升级改造中传图书馆,再造中传学习中心,是学校建设书香校园的关键一环,是学校2022年度的重要工作之一,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本次图书馆升级改造,为未来建设特色化、数据化、智能化的智慧图书馆打下了基础,为未来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效能预留了空间;更为学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发展、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建设书香校园提供了重要关键基础设施。
图文转自: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来 源 |图书馆 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王晓丽
摄影 |申皓文 王 楠 保明喆 蔡 典
编辑 |张慧滢 王 禹
编审 | 袁冶